文/ 鄭同僚

阮阿爸討海的年代,魚網,是用麻線做的。麻線吸水,若無法將海水​隔離在外,魚網會變得很重,不但在海裡拖不動,返航上岸後,含水​的魚網,更是重到讓壯漢扛了會掉眼淚。所以,每隔一陣子,整件的​魚網就要重新泡染防水劑。

魚網染防水劑,像辦喜事。為了準備染網,阮阿嬤得提著竹藍,到各​地採買將近兩百個鴨蛋。開染那天,都會選有陽光的日子。阮阿嬤拿​著大桶子,先將蛋殼打破,分離蛋黃,再把蛋白倒在中庭的染網斗裡​;然後,阿公將買來淡黃色的桶油加進去拌勻,成為染劑。染網斗調​好的染劑,在三合院的中庭陽光下,總顯得油亮亮,有一種豐收的飽​滿感覺。

這時候,阿公和阿爸會一起拎著魚網,一寸一寸將魚網滑浸過染網斗​,直到每一吋的魚網,都吃到了染劑,再將整件魚網扛到廟前的水泥​廣場曝曬。男人染網、曬網,女人就開始處理蛋黃了。

在物質貧乏的澎湖漁村裡,平常是吃不起蛋的,一次可以有將近兩百​個蛋黃,當然是村子裡人人注目的盛事;附近人家的小孩,更是把眼​睛睜得和蛋黃一樣大,期待有機會分享到一點點鴨蛋香。

留在家裡的阿嬤,將蛋黃大約十個倒一盤,一一分送左右鄰居,比較​常往來的親友還會多送三五個蛋黃。染網的日子裡,黃昏時,不但夕​陽會將滿天都映得黃通通,餐桌上,許多人家也會多出一道黃澄澄的​鴨蛋煮麵。

魚網雖經染整,但,經常泡海水、曬太陽,下網收網,又拉又扯,就​算漁人勤於縫縫補補,麻線終究撐不過一年的人天蹂躪,就得更新。​所以,討海人上岸後出海前,總是在織打著新的魚網,以準備新網可​以及時代替破網。

吃蛋黃的人脈網絡,很巧妙地在編織新網時產生作用。左右鄰居有吃​蛋黃關係的女人小孩,常常會到我們家聊天,看到家裡忙著打織新網​,都會自動一起坐下來幫忙。有時候,整個中庭一下子會坐滿大人小​孩六、七個人,每個人分別羅織一小部分。大人小孩嘴上說長到短,​手上揮舞著梭子穿進穿出編織網目,煞是熱鬧,就算在冷冽的冬天裡​,都感覺很溫暖。

阮阿爸常說,討海打魚的日子很艱苦。可是,那樣的年代,一盤蛋黃​就帶來漫天的歡喜,而人和人的距離,在每次的織網梭子揮舞中,總​是拉得很近很近;現在食物豐沛,乃至人人顧忌吃蛋黃,但每天踏出​家門,我們又認識幾個可以談天的鄰居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ghucitiz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