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風吹過,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臉龐。下午第一堂課,種籽駐校藝術家阿正老師和幾個小孩在老人街討論這學期的課程內容。

老人街,是學校圖書館前走廊的暱稱,這裡放了幾排歷屆家長運來的藤椅或木頭沙發,是種籽老師、學生和家長懶洋洋面山、吹風、聊天或沈思的地方。


種籽的老人街老人街對面的教室和青山

種籽的課程除了國文和數學,都是選修;這裡沒有分數的壓力,沒有權威制度的脅迫,老師需要將課程開得有趣有意義,才能經得起選修門檻的考驗。吸引學生來修課,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口碑,永遠是當老師向上的重要動力。

阿正老師這學期這門課叫「故事入口」,是一門談烹飪、陶藝和兒童哲學的綜合課程。課程主要設計構想,是繞著上學期才由師生一起動手做成的土窯發展開來的。

駐校藝術家阿正老師和學生討論這學期的課程

學習的內容,若學習者也同意,學習過程的主動性會高很多,學生自然愛上學。在種籽,最嚴重的懲罰,是被法庭判禁止來學校上課;想想,若在一般體制內的學校,孩子會多高興犯了錯而且可以不去上課呢?但,在種籽,若被禁學在家,那至少少玩了一天,可就虧大了。

種籽做到了一件大人小孩很素樸的心願:學校是好玩有趣的地方,所以,大家愛上學,不能來學校是大損失。

教育之道其實不會很困難,就是引起動機,讓孩子像充沛的河水,一直往前奔流;教育之道不會很複雜,就是把教育場域當成一個大土窯,老師設法讓自己變成火種,用生命與感情丟出火把,引發學生學習的熊熊烈火。種籽的教育告訴我們,尊重與善待孩子的學校,是可以在台灣發展出來的。

家長、老師和孩子上學期在百香果棚下的窯子準備開窯烤麵包

很多人擔心少子化,可是,我覺得,少子化是帶來教育走向優質化很好的契機。台灣目前有超過600所公立中小學學生總人數低於100人,規模和種籽相當或較小,論單位學生成本,只有比種籽高,不會比較低。

所以,若要大規模辦類似種籽這種讓學生更能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學校,其實經費不是困難;困難的是,大人們不敢挑戰既有制度的保守心態啊。


阿正老師和孩子第一次使用大家親手所做土窯烤麵包,撥掉燒焦的部分,裡層面包在熟與不熟之間,搶著吃,還滿好吃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另類教育 種籽學校
    全站熱搜

    penghucitiz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