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澎湖時報0717重要文章推薦
民意廣場
讓澎湖成為海釣者的天堂
文:陳大禹
澎湖縣魚是玳瑁石斑(給仔魚),每每看到約指頭長度的縣魚在市場小販廉售,就想到為什麼不好好的保護?讓它長大後再抓,不是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嗎?澎湖的漁業逐漸枯竭,每個抓魚或釣魚的人心裡都有數,是該面臨檢討及轉型的時候了。澎湖海域那麼大,除了夜釣小管外,也沒什麼觀光漁場,著實令人納悶。

先從海釣說起,根據國外數據統計,一般玩遊艇的人,約60%以上都喜歡釣魚,主要享受跟魚鬥智鬥力鬥功夫的Fighting過程,也是人的一種感覺上的刺激與成就感,當然吃自己釣的魚保證新鮮又好吃,釣太多的話,可分送親朋好友,也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所以很多人買船就是為了就是釣魚的需求。

在澎湖有很多釣漁船多半是職業釣手,只要天氣好,三五人就共乘一艘船出海釣魚,以分攤油錢,一天下來每人賣個少則兩千元多則五六千元,甚至上萬元也有。所以在澎湖釣魚人的收入,比在台北開計程車還好,又賺得休閒娛樂,因此澎湖有很多職業、半職業的釣手樂此不疲,因為都有自己私密的釣場與釣法,等於自己吃飯的傢伙,所以也不太願意公開帶人出海釣魚。

澎湖大海水深從20到100米左右,海底也不是到處都有魚,有礁岩才會有魚,還有沉船、人工魚礁等私密釣場,而且目標魚種不同就有不同的釣法,從釣竿、捲線器、釣組、釣餌,甚至誘魚的手法技巧,都是一門學問,船也可放流或下錨,針對春夏秋冬的魚種,不同海域就有不同的釣法,且必須注意水流大小,在澎湖幾乎都是釣沉底的魚,大潮時鉛錘不易放底,就不好釣,一般就水流小或平朝時咬況較佳,或者跟人一樣,清晨與黃昏,吃飯時間到了咬況就好。

澎湖的魚種大多屬珊瑚礁魚,一般春初在東嶼平、望安三塭釣場,秋姑、連仔大咬,但到清明過後就少了,夏季就需到西嶼西海域釣50~70米水深的漁場,石咾、嘉誌、大目仔、紅斑、朱格、紅嘉納、夢仔…等魚種,不然就釣小管也蠻不錯的,冬季釣剝皮、黑尾冬、盤仔…等量大魚種,也蠻好玩的。有時用釣起的小黑尾冬做釣餌,也可釣到紅條。反正在澎湖一年四季都有魚可釣,不只南海、東海、西海、北海甚至內海都有不同的魚可釣,堪稱台灣的釣魚天堂。

目前澎湖釣遊以磯釣最為盛行,但近年來魚越釣越少,已逐漸沒落,船釣慢慢由職業釣漁轉為休閒娛樂,但也越釣越深、越遠才有魚。尤以最近台南嘉義沿海已無魚可釣,當地的休閒釣漁船都跑到澎湖南方四島來釣,大小通吃,致每年漁獲量迅速下降,政府有關部門急需制定有關護漁政策,比如與魚體太小必須放生,且在不影響漁民的生計下,近海枯竭的漁場訂定短期輪流休漁期間…等等,這樣澎湖的海域才能永續有魚可釣。台北坪林北勢溪因溪釣盛行,致溪魚枯竭,推動護溪禁漁後又恢復了溪魚的生態,還有日本護漁休漁的作法也不錯,值得參考學習。

國外有很多Fishing Center皆由政府規劃碼頭區域,提供當地釣漁人停放,釣遊旺季來臨時就帶愛釣魚的遊客出海釣遊,類似路上計程車招呼站。澎湖馬公第三漁港就很適合規劃Fishing Center,來連結澎湖的職業釣手與遊客,創造觀光漁場新型旅遊行程,產生更大的漁業附加價值。台灣的農業不少都轉型成觀光農場,澎湖的漁業也該轉型為觀光漁場了,將“台灣的釣魚天堂在澎湖”這個名號發揚光大,以吸引更多愛釣魚的遊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ghucitiz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