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挪威Kongsfjord地區的海床生態對照。

 

北極洋岩岸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情況和海冰消失同樣危急──現存藻類正逐漸被熱愛溫暖與光線的物種取代。雖然肉眼看不出有什麼差別,但藻類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一旦生態基礎轉變,整個海洋生態也隨之天翻地覆。

挪威托洛索大學海洋生物學家柯許(Susanne Kortsch)率領研究團隊,她在電子郵件寫道,「數據分析證實,這些變化相當劇烈,據信已跨越臨界點。」

在科學家眼中,「臨界點」指的是突然的、非線性的變化,並且各種情況接踵而來。地中海西部海域已出現如此現象,海中多為水母與無脊椎動物加勒比海珊瑚礁也不敵藻類,在北極圈,這些情形多發生於陸地、淡水湖、沼澤等。

柯許與同校兩位海洋生物學家古立克森(Bjørn Gulliksen)與雷勞德(Paul Renaud),前往斯瓦爾巴群島西側,檢視兩座北極冰川的岩底亞潮帶,學者已在此研究逾30年,在8月13日發表的「國家科學院論文集」裡,柯許等人形容當地已與過往大不相同。

1980年至2010年間,當地夏季無冰日平均每年增加3.3天,海水表面溫度提高華氏一度,以北極圈標準已很嚴重。

在研究範圍極西處的康斯峽灣,藻類比例在過去15年不變,但1995年至1996年,由多種海草組成的褐藻,在海床覆蓋比例從8%增至80%。

之後比例雖降至40%,可是仍比過去高出五倍以上,海葵過去在峽灣占多數,如今數量已大減八成。

斯倫柏峽灣於2000年發生變化,褐藻覆蓋比例從3%增至26%,生態過去由藤壺和海鞘主宰,如今卻由名為苔蘚蟲的無脊椎動物取代。

柯許等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現象並非單純是地方變異,而是生態學家所謂的「結構轉移」(regime shift),意指某種動植物幾乎完全遭另一物種取代;此外,這些變化範圍也不僅限於兩座峽灣,依據斯瓦爾巴群島南部格陵蘭西部的藻類增生消息,可見類似現象散見於北冰洋各地海岸。

這些變化會對食物鏈產生哪些影響,仍有待觀察,有些變化必然會出現,過往觀察記錄中,以前居住於亞極圈的魚類增加,不過仍需要更確切的資料,柯許表示,「目前我們還不知道答案。」

研究人員亦揣測,新海岸生態系若以重量計算,可能會比過往更高,也更具生物多樣性,不過對於未來變化的適應能力是否會更強,目前還不得而知,而且變化才剛開始。

北極圈暖化速度比全球平均值高一倍,至2050年,北冰洋夏季將完全無冰,這些新海岸生態也絕無可能復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ghucitizens 的頭像
    penghucitizens

    海洋公民基金會

    penghucitiz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